查看原文
其他

智者论道 | 大湾区▪大趋势▪大作为




2023年4月10日下午,思廷书院"智者论道:大湾区,大趋势,大作为"圆桌论坛在学生活动中心301举行。书院邀请了“亚洲罐王”罗富昌、大湾区航空公司行政总裁许汉忠、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环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汉祥、“台湾保险之父”潘燊昌和香港贸易发展局首任驻京首席代表黄伟豪等六位社会翘楚作客论坛分享观点。





书院院长陈永勤教授首先登台致辞,对到场嘉宾和师生们表示欢迎的同时,并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大湾区的基本概况。

作为本次论坛的主持人,院务主任葛丽莎老师抛出了一个故事性的话题将圆桌讨论开启。


“作为活跃在大珠三角区多年的领军人物,各位嘉宾可以带领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第一次从香港来到内地的经历吗?”


罗富昌先生第一个分享,他谈及自己当年在内地的办厂历程。1984年,他作为代表为公司在内地设立分支机构,第一座工厂就选址广州。当时的羊城远不像今日这般快捷繁华,还是农田遍布,也不见高楼大厦。几年之后,罗富昌脱离金领选择创业。对于罗先生来说,相较于营商环境,更棘手的是资金问题。罗先生单枪匹马冲到美国寻求潜在合作。他去到了全球最大的金属及塑料容器生产商之一波尔公司,只用了一餐饭的功夫,就与这家全球制罐业的龙头企业达成协议、合资成立富特波尔容器集团有限公司。罗先生风趣地将这样的合作模式概括为一句港式俚语:请客吃饭,他人出鸡,我出豉油。


罗先生回忆到,80年代的中国内地还完全没有打开易拉罐的市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连与他合作的美国人都曾质疑在此开厂的可行性。在罗先生的坚持下,曾经的缺口变成了机遇,国内的瓶罐市场就这样诞生了。当时正值可口可乐饮料的引入国内,而青岛啤酒苦于运输问题陷入发展瓶颈,罗先生的罐子生意也顺势腾飞。短短18个月内,他就赚回本金,并且长期占据了国内60%的市场份额,吴仪总理所称赞的“罐子大王"成功树立了中外合资企业在华办工厂的优良典范。




大湾区航空公司行政总裁许汉忠先生补充道,最初香港人对于深圳的认识仅仅只是一个可以在周末买些便宜蔬菜的便利之地,而让这种固化印象得以改观的还是要归功于改革开放和邓公的南巡。


从香港航空界的发展便可窥见一斑。1979至1982年,因为改革开放和探亲政策的放开,许多香港和台湾同胞踏足祖国内地,这样的往来需求促进了航空界的腾飞,航线的联通继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也增进了两岸三地的文化交融。由于当时大陆航企较少开通国际航线,香港成为中国内地和世界联通的中转站,正是这样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造就了国泰航空的传奇,至80年代中期,国泰的航线已经覆盖全球20余座城市,跻身知名国际航空公司之列,成为“香港之光”。

在第一轮精彩的湾区故事之后,主持人葛丽莎老师接着发问:


“刚刚大家提到的最多的关键词就是机遇,不禁让我们想起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指导纲要》。各位嘉宾如何解读这份指导意见的横空出世,这其中是否也包含着机遇与挑战呢?”

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先生认为,大湾区的这个概念,从19年发布到现在的社会化推行,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改变。如果说上海是国内大循环的一个重要节点,那么大湾区就是国际大循环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国家双循环战略上的重要部署。以中国引进的FDI为例,超过70%的FDI都途径香港。由此可见,大湾区是中国在未来与国际化链接的重要枢纽,也是运行在国际大循环中的核心驱动力。大湾区的地位就意味着未来存在着的无限机遇。


MUSER

WISDOM




智者

论道

潘燊昌博士结合自己年轻时的成长经历谈了谈对机遇的看法。他刚刚离开学校的时候做了两年政府的公务员,那时候他总结出两个心得,第一就是把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第二就是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你抢着做。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肯吃苦肯钻研的精神,让他获得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来到AIA(友邦保险)工作之后,虽然薪水只有原来的40%,但他却在远见和坚持的双重力量驱动之下达到了新的人生巅峰。潘先生也给现场的同学们提供了人生箴言:把每一天做到最好,机会才是你的。遇到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你把他做好,就是抓住机遇。






MUSER

WISDOM

04/10




随后,李汉祥先生也就大湾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他分享了Michael Porter的理论:大湾区的竞争应该要越激烈越好,需求的复杂性也要能够推动市场的发展。他提出,世界上任何的湾区,都有一个龙头的产业在支撑着运转,那么大湾区的机遇与挑战就在于大湾区将要打造什么样的龙头产业?找到了这个答案,解决了对应的困难,就是找到了一条打造世界级产业的途径!

作为一所国际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师生自然非常关注粤港澳大湾区在国际格局之下的位置,所以紧接着主持人葛丽莎老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让我们把视野放在更广阔的世界版图,粤港澳大湾区与另外三个老牌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相比,它有哪些特色与不同,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个性特质当中,又孕育着哪些对青年一代颇具意义的未来能呢?”






林远栋先生首先发言,他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世界级湾区最大的不同就是内部的差异性。其他的湾区的内部是相对同质化的,而在粤港澳大湾区融合了不同的社会制度、法制体系、关税区域,融合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交通和基础设施的联通也面临很多限制,这样的差异性或许会造成交融的障碍,但更多其实预留了未来的机会和空间。在这些差异当中,就是我们的可能性。


香港贸发局首任驻京代表黄伟豪先生也基于自己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所见所闻做了分享。黄先生从服务于香港贸易发展局转向投行、同时管理三个不同的基金。他希望同学们不要被表面的社会宣传冲昏了头脑,面对差异,更要脚踏实地、放眼全球,吸取他人和其他文化的长处,让自己更加壮大。同时,黄先生也强调了语言的重要性。他鼓励大家在大湾区得天独厚的环境下学好“两言三语”。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的语言技能支持下增加沟通的范围,获得更多的机会。


大湾区

大趋势

大作为

< 2023/04/10 >


罗富昌先生对粤港澳大湾区抱有极大的信心,他提及从前自己希望自己的后代回到香港生活,认为一家人齐聚香港才能享受儿孙绕膝的幸福。现如今,他非常鼓励自己的孙辈选择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地方学习生活,甚至开玩笑说“只要是在大湾区,孙辈的教育开支没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 The Greater Bay Area




在各位嘉宾对大湾区的畅想之间,圆桌论坛暂告一段落。为了激励师生更多地了解湾区,现场进行了互动,并为参与活动的幸运儿们送上了礼物——“湾区之光”的门票一张。




院刊《远行》编辑部采访


下午4点30分,“智者论道”圆桌论坛圆满画上句号。在嘉宾们动身之前,思廷书院院刊《远行》编委会趁热打铁抓紧时机采访与会嘉宾,并就大湾区青年的就业与发展和两岸三地多元文化等议题对论坛嘉宾们进行了访问。





本次智者论道活动中,六位嘉宾作为活跃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前辈,为到场师生们分享了他们自身立足香港、深入内地、走向世界的宝贵经验,与港中深共同展望了“大湾区、大趋势、大作为”的美好前景。





图文 | 葛丽莎  周佳蕾  贺怡滋

编辑 | 葛丽莎

封面 | 葛丽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思廷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